鹅绒锁

鹅绒锁>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48章 祖宗之业宁予外贼不予兄弟(第2页)

第248章 祖宗之业宁予外贼不予兄弟(第2页)

耶律大石一口气叹去:“我无策可支……”

苏武倒也不失望,自顾自来说:“那我便多言几语,许你当是看多了国破家亡之悲惨,便也想看到女真败亡之事,也想着有人能为契丹大辽报仇雪恨……”

耶律大石眉目之中,起了几分悲戚,却道:“已然国破家亡,哪里还想得那些……”

苏武继续又说:“那就说大唐,说中原,说华夏正统,说中国正朔,说你自小读的那些诗书文章,许你看唐书,看得李靖击突厥,也会高兴,看安禄山入长安,也会悲伤……”

“说这些……苏相公不外乎还是想说华夷之别,我已然是这般境地了,我这大辽已然亡了,哪里还听得进这些……”

耶律大石,正儿八经,正统读书人,一个有骨头的正统读书人,脸上悲哀,早已忍不住。

苏武陡然一语问来:“那……这契丹,你还要吗?”

“苏相公此言何意?”耶律大石不解。

“若往前数许多年去,契丹,或者你,屠杀殆尽也难消解我心头之恨,若是只数这一百年,契丹与汉,你与我,有何区别?一百年呐,好几代人了,这契丹,你还要不要了?但凡还有一点要的可能,有一点希望,你要是不要?”

苏武盯着在问。

耶律大石避开了眼神,沉默起来。

苏武不急,又低头稍稍把马脖颈抚摸几番,乃至,把头上的铁兜鍪也取了下来,夹在腋下,稍稍又去顺了顺缰绳……

耶律大石回头来了,三个字:“你说吧……”

苏武点头:“那我就来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这燕京,就不战了,我进去,你走,军民之中,愿意随你走的,你都带走,去西京,去寻你的那位陛下,你活了……”

耶律大石便道:“我知道我活了,所以我才应邀而来,第二件事呢?”

苏武继续说:“第二件事,你带兵马去西京,哪怕西京守不住,还有广袤之草原,远近各部,这些年得你大辽之仁德恩惠者,不知几何,招兵买马也还不难,你与你的那位陛下,许还有再起的可能,哪怕可能微乎其微,不免也还有一搏,就好比你此番如此相搏……”

耶律大石又道:“是啊,如此,我等与女真继续血战,你便也多几分备战之时间,把这燕云理顺,把与女真之战事往后去拖,乃至也想我等多多消耗女真之力……”

苏武认真点头:“有何不可呢?”

耶律大石不答,只问:“第三件事呢?”

苏武直白一语:“你去西京大同之地,塞外交通之要处,草原近在咫尺,谟葛失人也与你们关系甚笃,我要马!可以你粮草,从太原那边给,若是你们失了大同,我就从永兴军路那边给,只要你还在战,哪怕战至一兵一卒,我粮草永远不断!这是个交易。”

太原与大同,其实不远,乃至,永兴军路,也就是陕西那边,进草原,也并不遥远。

耶律大石问来一语:“你就不怕此事立马败露,那女真调转兵锋,舍了我来打你?”

苏武便道:“那这不正中你意?如此,苟延残喘之契丹,岂不大大喘息一口?”

耶律大石闻言却又叹了一口气去:“我那位陛下,非雄主也!”

苏武点头,却忽然一问:“那你呢?你可是雄主?”

耶律大石当场就愣,稍稍反应过来,便是呵斥:“你怎能说这般悖逆之语?”

苏武却又摆摆手:“说笑,说笑而已,许也真有那一日,契丹无天子,你也是耶律,自也就非你不可了……我看你,气魄雄浑,兴许真能做点大事出来!”

“勿说此言!”耶律大石手一摆头一偏。

苏武其实还想说一句“世事难料”,罢了,不说了,只管再说:“此三事,你我共赢也,总好过大辽最后三万人马,与我这数万大军在此血战而消耗殆尽,今日死伤足够了,我自也舍不得麾下精锐军汉之性命,你也知晓,你我战罢刚才,再战,眼前这一万几千之辽军于旷野,必是要败的,这般再死,可惜了,不若你女真去战,杀女真,算是报仇雪恨,与我厮杀,算个什么呢?”

历史本也如此,辽与女真之战,还有许多,在西京,乃至在草原,还要打来打去,一直打到耶律延禧最后莽一波,才算彻底结束,也是那个时候,耶律大石带着两百人西去。

苏武此时之谋,就是想让这个过程,更长久一点,再多消耗一些女真之力。

却不想耶律大石这么回了一句:“我自也恨你宋人入骨!”

苏武心中其实知道,这话可以让他说,说的不免是心中郁郁之气,是宋背信弃义之怒,只要耶律大石这般坚韧之人说了这发泄之语,那就代表事情也就定妥了。

苏武只管再说:“兄弟之家,虽然分了你我,但也都是祖业而下,若是你守不住家产家业,我怎就不能帮你来守?总好过给了外间强贼不是?难道,祖宗之业,宁予外贼,不予兄弟?世间哪有这般道理?”

这么一语去,耶律大石唯有再叹,却还是发泄一语:“怕是你也守不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