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08章 啊在下李纲(第1页)

第208章 啊在下李纲(第1页)

第208章啊?在下李纲!

北归,队如长龙,前后不知在何处,童贯在车架里,苏武也在车架里。

两人并无什么交谈,那车窗外时不时有快马到来,送进来各种书信与公文,两人在看,看完还要批示或者回复,再派快马把批示与回复送走……

各部大军今日到了哪里,在哪里宿营,哪一部粮草存粮几何,几日要补。还有前方州府道路,大江边的船只情况,临时调整的各部渡江地点……

东京枢密院里来去的禀奏,天子来的信件。京东来的公文,京东来的私人信件……

连头前那些失职的武官如何审判,都有公文来报备……

诸如此类,太多太多,繁琐至极,这是权柄带来的麻烦,在没有先进通讯手段的时代,还要掌控全局,其工程量无比的繁重。

到湖州。

湖州百姓万人空巷而来,站在官道之边,问着一列一列过去的军汉,苏将军在何处?

苏将军的车驾到了,外面那呼喊之声,当真此起彼伏。

湖州知府邢岳,更是站在路边等候多时,童贯并不下车,苏武下车去,便也还有好一通拉扯。

他身边带着湖州的官员,带着湖州的士子,来来去去说得许久,依依不舍才上马去追前头的车架。

到得苏州,场面小了些,但也还是这般场景。

倒也有意外,秀州也近,秀州的文武也来苏州官道送别,倒也合理,头前秀州,已然起贼,眼看着贼势就要大起,苏武前锋就到苏州,连战两番大胜,秀州之贼也就偃旗息鼓了。

苏州官员大小也都见过,苏武拉扯几番,自然再见秀州官员。

倒是有些意外,湖州苏州的送行,那都是一车一车的东西来送,这也是苏武愿意拉扯几下的原因所在。

但这秀州,只来了人,没看到一排一排的车架,

苏武不免有些不喜,只管一拱手:“多谢秀州诸位同僚远来一趟,军事繁忙,我这就上车去也!”

却是一人上前来:“在下知秀州李纲,多谢苏将军与将士们奋勇,保得秀州之平安!”

苏武一愣,就问:“相公唤个何名?”

“啊?在下李纲!”

苏武立马打量起眼前这人,面容清瘦,甚至瘦得脸颊都有些凹陷,年纪其实不很大,三四十岁,当是不满四十,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却是眉宇目光之间,显出几分硬朗。

“李相公在朝廷可有同名之人?”苏武莫名一问。

李纲闻言也愣,自己也想,还有哪个李纲?官场之上,好似没听说还有谁人叫做李纲?

“苏将军,好似不曾听闻,不知苏将军何以如此来问?”李纲也纳闷。

“那就是你了,只听得……”苏武现编,顿一顿,编好了,立马再说:“昔日只听得有个御史叫做李纲,最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定然就是你!”

李纲闻言,哈哈就笑:“在下倒是昔日里当过监察御史,兼殿中侍御史。”

“那李相公怎又在此处?”苏武也问。

李纲尴尬一笑,也不知从何说起,主要是不好说,便道:“当御史,自是时常说错话……”

其实不然,李纲是把天子赵佶拿来喷了一通,说赵佶只知道享乐,不问民间疾苦,吏治更是不清……

这不就倒霉了吗?一竿子给打到福建了,到沙县去吃鸭腿饭,当然,这是说笑,是到福建沙县去当个小小税官,负责收税。

他几千里去沙县不久,税还没收几天,朝廷又折腾他,又让他到了秀州来当知州,到了秀州,就碰上了这档子事。

苏武不知这些,自也不好问,只管又道:“李相公国之干臣也,言官之楷模!”

“不敢不敢……”着实是给李纲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苏武虽然不知李纲因为喷天子而倒了霉,但苏武岂能不闻李纲之大名?

大宋到得而今,脊梁不多,李纲就是一个,甚至还是他在关键时刻提拔的宗泽。

他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大宋主战派的领头人,那真是一心要往死里干。

乃至第一次金兵围困汴京的时候,整个朝廷都在逃跑与推卸责任的时候,是他临危受命,在东京掌军,负责城防工作,奋勇抗金,守住了东京城池。

只可惜,最后还是势单力薄……慢慢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

苏武此时遇到在秀州当知州的李纲,那真是意外之喜,只把李纲上上下下打量个清楚明白,便有一语:“如李相公这般的人,直言敢谏,言官楷模,当再回东京才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