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船,扬帆起航,倭寇们拿出不少酒来,狂喝起来,杀人的兴奋还刺激着这帮家伙。
我和三岛也混在其中,但我两人都没喝酒。
一直到晚上,不少倭寇都酩酊大醉,瘫软在舱里,甲板上还有几个家伙,驾驶着船往外海驶去。
我摸了把短刀,看看三岛,三岛也点点头。
我两人装作醉醺醺的上了甲板,一个掌舵的倭寇冲我们笑笑,专心把舵。
还有两个不断调整帆,海面上风不大,他们要不断调整迎风角度,让船获得动力。我暗暗赞叹,三个倭寇就能驶船,看来他们确实技术不错。
我走到把舵的倭寇身后,趁他不备,轻轻一刀,倭寇的脖子开了,倭寇叫都叫不出声,捂着脖子倒了。
三岛近身单刀刺入一个倭寇肋部,另一个倭寇惊叫起来,我扑上去跟他扭做一团。
我用不上内力,好在身高体重都占优势,压住了倭寇,三岛扑上来一刀从倭寇眼中捅了进去,搅动几下,倭寇死了个彻底。
清光了甲板上的倭寇,我走到舱边盖住舱门,压上重物,三岛放小船到海面上,我砍断帆索,找到火石,点着船帆,跟三岛上了小船,抡桨往岸边的方向划去。
没多久,整个倭寇船都烧了起来,火光中的海船在水面打转,似乎能听到倭寇的惨叫声,我和三岛对视一眼,默默的划着船。
经过整整一夜,才到岸边,很快碰到了巡岸的官兵,看到我们大家也都放心了。
我们骑马回到军营,老曹很是担心,看到我们脸绿绿的,我知道他看到了那个村子的惨状。
知府知州都来了,我和三岛直接说是倭寇干的,几位文官都气的发疯,咬牙切齿。
知府跳着脚说:“我们去那个岛上,把那些脏兮兮的倭国村民全杀了。”
我说:“杀他们有什么用还是要杀倭寇。”
知府说:“朝廷已经下令不许炮船出海了。”
我也郁闷,一时无计可施。
大家正商量呢,有码头的官兵来报,说从广东开来一艘大船,停在码头,船上一名太监求见将军。
我们启程来到码头,大家惊呆了,一艘巨大的海船泊在码头,船高四层,长数十丈,有3根主桅杆,两根辅桅杆。
最下一层还有奖孔,两排巨大的船桨伸了出来。
码头上,一个身材修长,一身花团锦簇的少年太监垂手而立,器宇轩昂,定睛一看,正是京城见过的少年太监郑和。
我们走进,郑和拱手施礼,我笑着说:“早看出你有出息,果不其然。”
少年太监说:“将军大人别来无恙。京城一别,晚辈思念的紧。”
我笑道:“好说好说。”
我羡慕的看着大船,郑和说:“这是新做的海船,两头翘起,形似元宝,万岁赐名宝船。”
我点头说:“好名字,好名字。”
我问道:“是商船还是战船?”
郑和说:“可为商船,亦为战船。”
郑和回头跟身后的一个水手说:“给将军大人露两手看看。”
那水手掏出一个呼哨,含着嘴里吹了两下,手里举起一个令旗,那艘大船第二第三层突然开了两排小窗,齐刷刷伸出两排炮口来。
水手又是两声呼哨,顶层甲板突然冒出两排水手,都是手持长弓硬努,立于船帮,动作整齐,气势恢宏。
我看了暗暗喝彩,老曹也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