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天若有情(一家之主) > 第105章(第2页)

第105章(第2页)

车子开出来后,为避免怀疑,我并没有急着提速,仍然保持匀速驶出寒山小区,直到重新看到熙熙攘攘的车流街道,我才松了一口气,将车子并入开往市区的大道。

但我的心情并未就此放松,为什么警方会出动如此大规模的警力来抓捕我,而且看他们的样式是非要置我与死地不可,难道吕家已经发觉了我是一切变故的主使者?那么他们又是如何获知的呢?还有,为什么他们会在梅宅外设下埋伏,而且时机把握得如此准确,好像早就对我的行踪了如指掌般,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拖到现在才下手?

我还想起尚在宅内的梅妤母女,外面动静这么大应该惊到她们了吧,不过我更担忧处于精神脆弱状态的杨乃瑾,她会不会为此而受到惊吓,她的母亲越到危难时刻越显坚强,有她在身边应该会好些吧。

我心头叹了口气,如果一切能够退到10小时前该多好,但此刻我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车上那个对讲机仍然在不断发着沙沙的杂音,我并没有扔掉这个东西,它可以用来判断警察当前位置,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混沌的状况下,我必须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我打开了警车上的广播,交通新闻频道里并没有报道,看来警方并没有大张旗鼓的采取行动,或许他们想在抓到我后,再让公众知道他们的战绩,只是万万没料到,布下这么严密的罗网,居然还让我给逃了出来。

拐了几个弯,我不得已地停了下来,现在不巧正是下班时段,红灯前面至少停了7辆车子,我的身旁都被车子包围住了,想要变道都没有法子,只好耐着性子等红灯转绿。

红灯上的读秒数到10的时候,一直发者杂音的对讲机却突然清晰了起来,几个声音传了出来,好像有人正在指挥什么,听这个意思,警察已经了发现我的伪装,他们正用对讲机沟通,要求追上这辆警车。

我看到后视镜里已经有一条闪灯亮了起来,就在警察的车队出现在眼底时,红灯的读秒刚好结束,前面的车子已经开始移动了,我伸手从后座将那个宣传干事抓到了前排,同时挂档踩上油门。

这个路口的绿灯只有15秒,等到我车子行动时就剩下3秒了,这辆帕萨特窜出去的时候,刚好亮起了红灯,但警方的车队并未因此就停下,他们拉起警笛继续向前冲,我打开副驾驶座的车门,将那个宣传干事推了下去。

那个光着上身的警察落地后,不由自主地滚了两圈,刚好摆在追逐警察的路上,最前面的那两辆车刹车还算及时,不然他们就要从自己同事身上碾过了,虽然后面车子很快打方向绕过地上的人,超车跟了上来,但这么一耽搁,他们已经被我拉开了一段距离。

借这机会,我迅速将车开上了环城高速,从对讲机中听到,警车已经解决了路上的问题,现在正在全速追捕我,我所在的这辆警察的车型、车牌号和外表特征被描述得很清楚,并且要求交警和区警在高速出口布控。

警方虽然前面被我杀了个措手不及,弄得有些灰头灰脸的,但现在看来已经恢复了正常状态,从他们的指挥配合来看,这支队伍训练有素、措施专业,现场的指挥者经验应该很是丰富,吕涛治警虽然搞得声势浩大,但对警队的投入还是有成效的,淮海市的公安在全国的素质绝对一流。

虽然我抢得了先机,但要摆脱警察的追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在人力和物力上无疑处于优势地位,我稍有怠慢,就会落入罗网。这辆警车好像体会到我的想法一般,在环城高架桥上开始飞快穿梭起来,虽然车子是7、8年前的老帕萨特了,但加速起来还是虎虎生威。在我的掌控之下,警车如一只剑鱼般穿梭于车流间,一辆辆车子被我轻易超过,时速已经达到了140左右,周边的车子见到警察这么不要命的开法,个个都降低速度避得远远的,生怕被这个煞星给连累到。

虽然如此,但我并未掉与轻心,因为从对讲机里得到的消息,后方的追兵已经越追越近,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后方闪动的警灯,警灯和警笛无疑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就算我把车速提升到极限,也无法甩脱这些警车,这只是辆老帕萨特,并不是超级跑车。

这时,前方一辆重汽HOWO的大货车映入了眼帘,这是一辆半挂车,后面的拖斗里装满了黑色橡胶轮胎,我看了看后头越来越近的警车,心里头顿时有了主意。我用右手把住方向盘,左手掏出GLOCK18对着拖斗的栏杆开了两枪,涂着红漆的栏杆插销被打飞了,但拖斗上的轮胎却码放得整整齐齐。

我加大油门,从HOWO的后半部超了上去,同时两枪打中了大货车的右侧后胎,“轰”随着响亮的爆胎声,大货车的一边已经倾斜了下来,货车司机紧急采取制动措施,两只动力轮胎瞬间抱死,HOWO不由自主地朝左前方滑去,带动着长长的拖斗斜着划了过来。

HOWO的侧倾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我已经提速超了过去,所以并未被横过来的拖斗给带进去,不过在我后面追赶的警车就来不及了,他们有的刹车不住就撞到了HOWO身上,有的虽然刹住了车,但还是被那横过来的车身带了进去,再加上HOWO的重量都朝爆胎那边倾斜,多股力量作用之下,这辆大货车居然侧倾了过来,结结实实地把四车道的高速路挡住了。

而且,随着车身的倾斜角度,那些原本码得严实的橡胶轮胎,纷纷被地心引力甩出拖斗,几十个轮胎在高速车道上乱滚乱撞,不但前面的车子开不出去,后面的车辆也统统被堵住了,整条高速路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后面的追兵被我料理了一批,但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从对讲机里听到的讯息,这条高架桥的三个出口都已经被封锁了,我就像是瓮中之鳖般游窜,虽然暂时还可以划动鳍翅,但最终要落入罗网。

这一年多来,我对于淮海市的大小路径已经有了个谱,这条高架桥下来有三个口,一个是通往火车站和飞机场的交通要道,一个是通往淮海高速的入口,另一个是返回市区的连接口,前两个口都更为宽敞,车道也更大,但警方肯定也会明白这一点,而且在高速入口和交通要道上他们可以更加从容的设卡,我要是打着向城外逃跑的念头,估计没走多远便会被包了个圆。

而根据对讲机里的信息,警方的力量都用于防止我外逃上,我如果反其道行之,向市区方向逃遁,反而可以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不过,在此之前,我还要设一个烟雾弹,尽量延缓他们的追捕行动。

此时,帕萨特已经过了那个通往市区的出口,前方有一条岔道,是一个急转弯,我摆正方向盘,同时推开驾驶座的门,和衣从车内滚了出来,在柏油路上滚了好几圈才停住。

失去驾驶员的车子,继续沿着直线,在惯性驱动下向前冲,直接撞到了护栏上,然后尾部高高抬起,整辆车子倒过来挂在护栏上,摇摇晃晃了半天,终因重量过大,而一头栽了下去。

一声巨响后,桥下再次燃起火光与黑烟,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人们躲避不及,鸣笛声和惊叫声顿时充斥整条马路。

我无心欣赏自己的杰作,抓紧时间回头朝另一个出口跑去,这时高架桥上空荡荡的什么车都没有,我一路无阻地跑到了连接道上,果然下方的出口处已经有三辆警车拦在了那里,水泥桩也摆好了。

当然,我不可能就这样走着跑下去,朝桥下观察了一下,可能是附近的警力并不充足的缘故,这里的戒备并不是很严,除了出口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布控,这个桥高有30米左右,不过连接道下方有个临时搭盖的棚子,棚子屋顶是铁皮结构的,这个棚子离地大概有10米多高。

我双手抓住水泥桥沿,看准了那个棚子往下一跃,不偏不倚地落到那个棚子上,双腿触到铁皮时我就地一滚,但还是发出了很大的声响,然后从铁皮边缘滚了下来,这回是切切实实的背臀落地,摔得我龇牙咧嘴的叫疼。

幸好桥底下车来车往的噪音颇多,那场人工造成的车祸也吸引了不少眼球,我这边的声响并未引起警察的注意力。我忙从地上爬了起来,跑到另外一边车道,这边都是往市区里开的车,我伸手想要拦车,但不知道是不是穿着警服的缘故,车主个个都躲避着开走了。

我有些心急,但自己又不可能靠两条腿在街上跑,那跟送死没什么两样,正好旁边一辆摩托车开了过来,眼疾手快的我一把拉住车上的骑士,那家伙被我这么一拽,来不及刹车就从车上摔了下来,那辆摩托车失去控制,滑倒在草丛中,两个轮胎嘶嘶地空转着。

那个骑士显然是摔着了,在地上哼哼唧唧地爬不起来,我也不管他的死活,冲过去摘下了他的头盔,然后扶起那辆摩托车,戴上头盔踩下油门就开走了,留下车子原主人在地上痛苦地打滚。

匆忙间截下的这辆摩托车居然还是雅马哈,爱玩刺激的车主将其发动起改造成了15马力,所以当我将它飚了起来时,耳边只听到呼呼的风声,一辆辆汽车都被我抛在了身后,我伏在摩托车上往江岸区驰骋,目的地很明确,当然是福佑大厦。

我不清楚警方究竟了解了多少,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在我家设防,我只知道自己心爱的女人在那儿,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龙潭虎穴,都不能阻止我赶赴她的身边。现在我最忧心的就是白莉媛的安全了,我相信他们不会拿梅妤怎么样的,但白莉媛呢?我真的不知道,她的身份太容易查到了,要是吕涛打算对付我的话,他肯定会向我最爱的女人下手的。

摩托车有个好处是汽车比不上的,那就是可以穿过汽车过不去的小巷和路,我尽量抄近路行驶着,很快就进入了江岸区。不过换了这辆车也有不利的地方,我再也没法通过警车上的对讲机,听到警方追捕的部署了,我现在等于进入陌生海域的鲨鱼,只能靠自己的直觉和观察力去游动。

随着路边的景物越来越熟悉,我距离白莉媛和家也越来越近了,心中也是一片忐忑不安,我恨不得立刻就飞至白莉媛的身边,但又害怕自己面对的局面,生怕事情会向我所担忧的方向发展,但我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向前。

可是,我渐渐发现一些异样的情况,街边路口处的人流车流开始慢了下来,许多带着红袖章的老头老太在那儿维持秩序,并盘查着过路的行人车辆,他们虽然上了年纪,但行动却是一丝不苟,极为认真,路人虽然很是不满,但又不敢拿这些老人怎么样。

眼见前方再拐两个弯就到家了,我却不得已地停下车来,4、5个戴红袖章的老人正把住路口,无奈之下我只好调转车头朝另一条路去,但走没多远也看到红袖章,我心中大为惊诧,警方居然这么快就做出了反应,并且动员起街道社区的老年人充当路桩,这一招可真够绝的。

这几年,公安部门花了大力气深入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在每个社区都组织了治安联防队,发动那些退休的老人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些体力和精力都不如普通人的老人,却在积极配合警方执行任务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对于社区内的道路、环境以及居民都十分了解,并且擅长从各种聊天八卦中获取信息,很多家庭中的隐私他们知道得比家庭成员还快。

他们有着老年人的身份作为掩护,可以无顾虑地开展窃听、卧底、传送消息等行动,社区里新来了什么陌生人,谁家中又收留了什么人,他们一得到消息,就立即向警方报告,很快这些罪犯就被抓获了。这几十万的老年人联合起来,就像一张无处不在的大网般,成为公安机关深入千家万户的触手,为公安机关的破案和日常管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所以他们又被戏称为“小脚侦察队”。

我虽然是满身本事,但是碰到这群“小脚侦察队”也拿不出什么办法,掉头开了一段,却发现有些不妙,远处传来一连串的警笛声,不知对方是正好路过,还是有心包抄过来,总之这里已经不能久留,我调转车头另寻他路走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