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新刁刘氏演义 > 第13回 刁刘氏离家出走 王知县升堂审贼(第2页)

第13回 刁刘氏离家出走 王知县升堂审贼(第2页)

第二日,王知县升堂,审问昨日劫法场未遂,惨遭捕获的匪徒。

其实劫法场本就是现行的造反行为,青城山的土匪早已被官府定性为公开的叛逆,所以审与不审?

都是死路一条。

但是,众所周知,青城县发生的各种怪事、冤屈、惨案等等,桩桩件件都与刁刘氏有关,真正的罪魁祸首乃刁刘氏也。

虽是众说纷纭,然而直到现今,仍找不着她犯罪的真凭实据。

王琰只所以排除众议,毅然奔赴千里之外的青城为官,下定为民除害的决心,其矛头就是冲着这个刁刘氏来的。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可刁刘氏仍逍遥法外,王琰也是心急如焚。

昨日利用刑场施刑来“引蛇出洞”的计谋,虽然全歼了匪徒,可惜刁刘氏这条大鱼仍然漏网了。

不过也捉到了几个关键人物,特别是朱玉兰这个刁刘氏身边的人。

因此王知县决定,今天提审这几个重要人物,且下定决心,要不惜任何代价,严刑拷打,从她们嘴里取得口供,揭穿刁刘氏的画皮,找到她犯罪的证据,以便将她逮捕归案。

堂鼓三响,吆喝声中,知县升堂,王琰居中而坐,两旁立着李、张、邱、康四人,下面衙役、差人及青城派弟子等分两边站立。

首先押上镣铐着的廖菊蓉,对于这个青城山上着名的女匪首,那日在刁府赴宴,王琰于朦胧中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印象,昨日在刑场的打斗间,也隐约见到她飘荡的身形,却还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真实形象。

由于她的土匪行径,多在见不得人的黑暗中进行,官府中人,都没有见过她的真实容貌。

所以,今日上得堂来,立即吸引了几十双眼睛的注视。

这回算是看清楚了,由于长年生活在山林之中,风吹日晒,皮肤不甚细嫩,发着褐亮色的光芒。

瓜子脸庞、高额突颧、浓眉大眼、胆鼻阔嘴、宽肩丰乳、粗腿肥臀,虽缺少几分娇媚,却也是性感撩人,那一身丰润的肌肉颤动着,发射出淫糜的情音。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世上也有不少男人喜爱这种虽不十分美貌确也非常动人的女人。

因此廖菊蓉在公堂上也博得了一些人的赞赏。

王知县开始问话,廖菊蓉性格豪爽,有嘛说嘛,毫无隐晦。

一上来就承认了自己就是官府悬赏捉拿在案的匪首廖菊蓉,现年二十八岁,要杀要剐你们就看着办吧!

接着又痛痛快快地把自己做过的恶事、犯下的罪行,一五一十统统道了出来。

原来土匪有个规矩,只要你不反抗,劫财不杀人,惟独这个廖菊蓉个别,不但贪财,还好杀人,且要斩尽杀绝,童叟不留。

用她的话说就是:不留后患,避免未来子孙报仇,遗祸无穷。

她曾在一次抢劫中连烧五间农舍,造成九尸十命的惨案。

又曾在一日之内拦路抢劫十八起,杀人五十四具之多。

也曾在抢劫一大户人家时,不但将财帛掠夺一空,还将宅中男女老少、丫鬟仆佣三十余口全部杀戮、不留活口。

——如此大案、要案不下数十起,真是罄竹难书啊!

一件件、一桩桩,从她口中说出,竟轻描淡写,却听得人们触目惊心、魂飞魄散,冒出了一身白毛冷汗。

审问十分顺利,不待用刑,就有问必答,答则必尽。

惟问及她与刁刘氏的关系和此次劫刑场的主谋时,似有吞吞吐吐、犹疑不决、欲言又止之态。

王知县开导道:“其实这个劫法场的主意还是我在刁府赴宴时,给她出的呢!本欲引诱她来自投罗网,不想她却让你们来做了替死鬼,昨日你们姐妹在危难之际,她又不来救援,致使你们死的死、俘的俘。似这等无情无义、损人利己之辈,还有什么值得替她隐瞒的必要?你们替这种不讲义气、出卖朋友的人去死,岂不是大大的冤屈了吗?”

廖菊蓉对刁刘氏,在上次宴席中既不杀王琰又不把他当做人质,反而迷恋于他的行为,本就颇有不满,对昨天刁刘氏的不来救援,更是耿耿于怀。

这类土匪婆子本都是些不学无术、思想单纯、性格暴烈的蠢妇,听了王琰挑拨离间的话语,也觉得有些道理,想想这次行动的失败,刁刘氏难推其责,更把她们姐妹几个推上了快活架,不由得怒火中烧,激愤难忍,脱口大骂刁刘氏是个混仗王八旦,跟着就把她平日里如何指挥土匪的行动,这一次如何规划劫法场的真相,全部道了出来。

记录在案,画过押后,王知县当堂给廖菊蓉定了个“凌迟示众,报请刑部批复后执行”的判决。

想不到廖菊蓉会这般配合,审判得如此顺利,对这个罪大恶极的匪首,竟然一点刑罚都未曾使用,皮肉丝毫无损,实在是心有不甘。

王知县决定再找补她一下,于是最后说了一句:“重责四十大板,押入死囚牢!”

给女囚打板子,是衙役们情有独钟的差事,因为施刑者可以近距离的接近女囚的身体,何况廖菊蓉一身丰满的肌肉也是十分香艳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