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仙母种情录 > 第6章 武欤儒欤(第2页)

第6章 武欤儒欤(第2页)

是谁?

怎样杀的?

快和我讲讲!

体态娇小、幼态可爱,提着浅绿襦裙,似是急不可耐,水灵灵的眼睛里满是期盼的目光,正是沈师叔之女,沈婉君。

早知这沈家小女会教我棘手,不曾想她当着娘亲与师叔的面便已是顽性发作,她年岁尚小自不能怪,我却不能不成体统,当下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正自为难,好在沈师叔为我解了难,只见他伸手便揪住了自家女儿的衣领,不怒自威道:婉君不得胡闹,还未向谢仙子见礼谢恩,怎可失了礼数?

沈婉君被父亲大手抓住衣领,好似被提溜的雏雀,只得吐了吐舌头,浅浅鞠了个躬,似乖巧又娇俏地向娘亲道:婉君见过仙子,多谢仙子赐教之恩。

沈氏小女这一番见礼倒也像模像样,可见她并非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平素里不端这些讲究,让人颇感难缠。

娘亲淡淡一笑,扶正沈婉君的身子:婉君不必多礼,待会儿我与你父亲谈过之后,你便和霄儿好好聊聊吧。

沈婉君如小雀啄食般点头,甜甜一笑:谢谢仙子!

娘亲,明知孩儿对她没有应对之法,怎么还要把孩儿往火坑里推呀?

我心中叫苦不迭,娘亲似是知道我心中所想,微微转头,送来古井无波的一眼清明,我顿时明白仙子心意:人在江湖,不事交游,岂非自绝于人?

纵然她因故对我另眼相看,只须自持礼数,又有何妨?

念及此处,也不再徒生烦扰,于是轻轻点头示意自己察知这一番苦心,只见娘亲也心有灵犀地微微颔首,转而向沈师叔问询那位老者的身份:这位莫非便是赤锋门的'传书'?

仙子所言不错,这位正是我门中传书先生粟余安。

沈晚才让开半个身位,又向老者恭敬道,粟先生,晚才为您引荐,这位便是二十年前名满江湖的倾城瑶姬——谢冰魄,谢仙子。

那名叫粟余安的半百老者,面生皱纹、颔留白须,双目却还有神,身着灰色常袍,发色花白夹杂,但瞧身量气色,不说瘦骨嶙峋、孱弱不堪,也是筋骨不强,倒不似习武之人,却如何身属赤锋门下呢?

这传书先生究竟是何意思?

谢仙子,久仰大名,终得幸会。粟先生捋捋胡须,颔首见礼,老夫只算半个江湖中人,便不作那些虚礼了,谢仙子勿怪。

先生哪里话,光临此处已是蓬荜生辉,岂须要您见礼?娘亲似也对此人较为尊重,不过娘亲一向淡泊,不拘礼数倒也不足为奇。

在沈师叔的引荐下,我与粟先生也互相客套一番后,娘亲便开口邀请道:沈兄,粟先生,此处不便交谈,不若进厅中一叙,如何?

但凭仙子安排。

沈晚才拱了拱手,也不推辞,娘亲便道:既如此,便随我进苑中落座饮茶。

娘亲伸出玉手一引,沈晚才便大步前行,母子二人与赤锋门一行三人并排而行。

霄儿,是否心中对'传书先生'有所疑虑,可请你沈师叔解惑。

仙子似是知道爱子对方才的好奇仍有挂怀,于是悠然开口,我闻言眼前一亮,于是赶忙道:师叔,何为传书先生,还请赐教?

仙子还真是惜字如金,不改当年风范,沈晚才微微一愣,似是未料到我们母子会如此配合默契,但随即爽朗一笑,贤侄有所不知,传书先生乃是各门派中负责为弟子开化识字、辨穴理脉者,古来而然,各弟子的武道根基俱是由此奠定,重要无比。

末尾的沈婉君也点头不迭,随声应和:没错,二哥,婉君的习文断字就是粟先生教的哩。

原来如此。

此疑虽解,我却又有一问,师叔想必也对这些熟络,不能自己教么?

哈哈,贤侄这番话也不无道理,不过我们习武之人教弟子花拳绣腿、舞刀弄枪尚不成问题。

沈晚才边走边笑,倒并无嘲笑揶揄之意,而是一丝不苟地答疑解惑,若要教他们学会认字断文,却是千难万难,搞不好弄巧成拙,岂不误人子弟耶?

交谈间,我们便已来到正厅,赤锋门一行与母子二人分左右落座,从上首至下依次而坐,座案上备好了茶水。

我本拟坐在娘亲下首,但对面的则是粟先生,不与同辈,显然不合礼数,于是便坐到婉君对面的椅子上,朝着对我挤眉弄眼的婉君回了一个点头。

但我还未坐稳当,仙子却语气如常地招呼:霄儿,娘与你沈师叔都是旧相识了,不必太过拘礼,坐娘下首来。

此言一出,不光是沈师叔侧目,沈婉君也饶有兴致地盯着我,连我都惊愕了一刹,但眼下倒不可拖延太过,否则反倒招人嫌疑,于是乖巧地遵从了娘亲的意思。

见我坐过来,娘亲朝我微微一笑,便颔首饮茶,虽然仙子玉容依旧冰清雪冷,殊无异常,但我心知娘亲是何等关顾爱子,柔肠不免一阵感动。

谢仙子与贤侄如今倒没那么拘谨了,可喜可贺。沈晚才见此也不由感叹,语中全是为我们母子间冰雪融化而高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