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参谋是个大好人,工作认真、关心同志,并且没有一点大参谋的架子。
惟一的缺点就是——说话喜欢大喘气。
就在李爱国已经准备迎接车体和履带的时候,肖参谋不急不缓的说道:“不过需要咱们前去参与制造工作。”
“???”
这一机厂是不讲一点兄弟情谊了。
不应该啊?
前阵子一机厂才刚为盾构机提供了履带,现在怎么撂挑子了?
李爱国这会也不着急了,只是双手抱怀等着肖参谋的解释。
果然,片刻功夫之后,肖参谋把真正的原因讲了出来。
盾构机虽然体型巨大,但是毕竟是工程机械,对履带的要求并不太高。
战壕挖掘机就不同了,不但体型大,还要求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工作,履带的强度和韧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所以李爱国按照后世的经验设计了一款履带。
设计图送到一机厂后,一机厂的工程师一瞧,这玩意造不出来啊。
至于战壕挖掘机的车体,制造工艺就更加复杂了。
咋办。
谁提出来的,谁来搞吧!
“老肖,咱们在这里聊了将近半个小时,你告诉我的有效信息,只有一句话:咱们需要前往一机厂,是吧?”李爱国揉了揉眉心。
肖参谋不紧不慢的点点头:“确实是这样。”
李爱国:“。”
他原本以为上过战场的人,性子都比较急。
肖参谋的作风截然不同,他不急不缓、四平八稳,也算是个另类。
不过这种大参谋跟拥有火爆脾气的老将军倒是绝配。
李爱国盘算了一下时间。
现在地铁工程的图纸还有十几天才能绘制出来。
图纸递交到上面后,要经过层层审核,也需要时间。
他现在倒是有时间前往一机厂。
“老肖,麻烦你联系一机厂那边,咱们马上过去。”李爱国下定决心。
“好,我现在就联系总参那边,看有没有到包头那边的运输机。”
等李爱国反应过来,肖参谋已经离开了办公室。
李爱国:“。”
说好的慢性子呢?怎么一遇到任务,就雷厉风行了起来?
肖参谋通过金陵军区的途径,联系了总参,确定最早一趟前往包头的飞机,至少要等到明天上午。
听到这个消息,李爱国也暗暗松口气,总算是能有时间跟家里道别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李爱国骑上自行车找到邢段长请一段时间的假。
“一段时间是多久?”邢段长拿出条子,钢笔尖要落下来,又抬起了头。
“现在还说不定,至少需要十五天吧。”李爱国琢磨了下这次的工作难度。
“你要去哪里”邢段长话出了口,又把话吞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