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已拂去风霜,
为他揽星辰,带他回故乡,
月亮月亮,嘿!月亮~”
一曲唱罢,彝族儿童们齐刷刷地走到舞台前方,深深一鞠躬。
“布拉沃(barvo)!”
“啪啪啪!”
掌声此起彼伏,喝彩声不绝于耳。
声音之大,几乎要把整个礼堂的屋顶都要掀翻了。
谷健芬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作为《玉盘》的作曲人,心潮澎湃的同时,不自觉地昂起下巴。
王朦、章光年、李尧堂等人代表着文化部、作协、文联等部门出席,此时也鼓着掌。
“小谷啊,你这首曲子做得好。”
“巴老,这其实不完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谷健芬把头功归于作词的方言,“他当时找到我,请我为世界科幻大会写一首开幕式主题曲,而且还点名要求是科幻宇宙背景的儿童合唱,这可把我给难住了,想了好几天也没有半点头绪,最后还是他照着歌词,给我哼了一遍调,我才能做出《玉盘》这样不同于我以往任何风格的作品!”
“这就叫‘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马识途感慨道:“这词写得好,这曲做得好,这个小朋友唱得也是极好的!”
“而且这名儿取得也不赖,玉盘,玉落盘中,即是‘国’啊。”
章光年脸上的褶子都乐成了幸福的沟壑。
“另一个名字也极好,像屈原的《问天》一样,问月。”
王朦忍不住吟诵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月可是照耀中华上下五千年啊。”
李尧堂很是赞同,拿出手帕,揩去眼角溢出的些许泪,刚刚清脆烂漫的童音,裹挟着阵阵激昂的鼓声,每一下都仿佛落在自己的心头和泪腺上,一种莫名而沉甸甸的历史感让他控制不住地泪流。
“这小子啊,真的是在这次世界科幻大会安排不少意想不到的新样!”
马识途笑得合不拢嘴。
“也不知道之后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惊喜。”
王朦说,等开幕式结束以后,一定要逮住方言,好好地盘问一番。
说话间,第一排的众人回头一望,就见第二排的方言,正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人相谈甚欢。
“方,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旋律的儿童合唱。”
阿西莫夫不禁好奇道,“为什么我在听到鼓声时,总觉得会有一股磅礴的力量从身体里涌出?”
海因莱因、贾森爱泼斯坦他们也投来问询的目光,眼神里仿佛在说,“俺也一样!”
方言解释说,谷健芬为了给《玉盘》谱曲,不但研究了川蜀地区的祭祀乐章,而且在设计鼓点的时候,特意结合了战歌的谱曲规律,所以整首歌在充满仪式感、神圣感之外,还特别地有力量感。
“原来如此。”
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一副受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