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722章 九龙仓的私有化(第1页)

第722章 九龙仓的私有化(第1页)

第722章九龙仓的私有化

内地的事情,长兴集团这边也插不了手,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就行了,按照市场需求来看,他们其实也挺需要尽快建造新的生产基地的。

时间很快到了4月,石油危机结束快半个月了,但全球的经济市场,仍然没有什么起色。

美国、欧洲、日本乃至于很多非发达国家的股市与经济消费情况都不是很好,除非是石油或其他能源出口国。

香港这边很多股民的期望也破碎了,他们希望全球经济在石油危机之后会有所好转,从而带动香港经济复苏,最差一点,可以让香港的工业复苏一点,但现实就是一巴掌扇醒了他们,全球性的经济衰败,已经不可避免了。

恒生指数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终于从最巅峰的1950,跌到了如今236点,跌幅接近90%,这已经不是腰斩,而是脚踝斩了。

不过地产市场方面,倒是没有跌的那么狠,全港平均大概跌了50%,有些地方跌了60-70%,有些则是30-40%。

这一点,与1967年正好相反,那一年是房价跌了八九成,股市倒没有那么狠。

康乐大厦顶层,杨文东叫来了负责金融的方先名以及负责地产业务的郑志杰。

“九龙仓最近半年的最高股价是多少?”杨文东问道。

方先名回道:“最近半年,九龙仓最高股价是今年一月份的时候,价格为9。1港元一股。

这估计也是因为我们长兴集团在海港城方面的投资,没有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所以市面上才稍微看好一点。”

“嗯,9。1也不算很多,日常也有6-8了,眼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准备全面私有化,你们觉得怎么样?”杨文东反问道。

当初收购九龙仓的时候,之前九龙仓的最高股价差不多是30港元,加上当时股市之中很多人还是对长兴集团充满期待,一旦那个时候发起私有化,那费的成本就非常高了。

而如今的时间也差不多了,为期半年的石油危机,对香港经济也造成了巨大影响,恒生指数一直在下跌,各家股票也是一样,按照香港法律,私有化的价格,只要不低于半年前最高价就行,也就是说,如今只要自己出价不低于9。1就行了。

只看账面数据,这就能节省接近10几个亿了,这么一大笔资金,当年他多年布局和黄,也就稍微多赚了一点罢了,如今半年就能够省这么多,一样是赚。

而时间方面也不能再拖了,因为受他这个蝴蝶效应的影响,他也不知道香港这次经济危机什么时间会结束。

原先历史上是跌到了150点才开始止跌上升,但现在可不一定了,如果这一天提前到来,使得香港股民、投资者乃至国际投资者对香港股市重新有了信心,那自己再发起私有化,即使股价不高,恐怕也得多付出代价。

毕竟,不是你出价,别人就得卖的,按照法律规定,只有到了90%的比例,那才能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剩下10%的价格。

如果太多人不卖,那私有化一样会失败。

方先明与郑志杰对视一眼,道:“杨生,九龙仓的海港城,费资金非常多,如果我们再私有化,那对我们内部来说,资金压力太大了。”

“这没关系,我会联系多家银行金融借贷的,担保方面,如果你们本身不够,那我会亲自参与。”杨文东笑着摆手说道。

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人能够猜到未来海港城的成绩,也不知道未来香港的经济情况,所以面对总投资差不多有20亿的海港城项目,谁心里都有点犯怵。

即使是银行也是如此,这种大型项目,如果亏损了,那即使是汇丰,也吃不兜着走。

不得不说,当年怡和敢上这样的项目,不知道是怎么推动的,但既然推动了,却又慢慢建,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与精力,最终不管是现在还是上一世,都被其他华资公司摘了桃子。

郑志杰点点头道:“如果这样的话,那地产业务方面就没什么问题了。”

方先名道:“那我这边也没什么问题,之前咱们香港的资金,也去投资了一些海外油田企业,虽然不是很多,但收益率也是不低的。”

在香港经济出现崩溃之前,长兴金融就开始大规模套现很多股市股票,特别是和黄,光这一家就给了他们超过10亿港元的利润。

而后续经济危机爆发,在杨文东的授权下,这些资金便分散部分出去,投资各类油田企业股票,平均收益率大约在50%左右,扣掉税收等,也赚了四点几个亿了。

加上本身的本金,私有化九龙仓应该不难,再说,这种事情,也是可以从银行贷款的。

杨文东接着问道:“我记得我们手中差不多有60%的股票了吧?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收购剩下的40%就行了?”

当初为了有十足把握从怡和手中抢走九龙仓,他可是刻意藏了一手,多收了接近10个点股票,这也要多谢九龙仓当时的管理层,多次融资,不然也根本做不到。

方先明回道:“对,准确的来说是30%,剩下最后的10%,也就是资金问题,不存在意愿问题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