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全能大画家 > 第781章 果核里的虫眼(第3页)

第781章 果核里的虫眼(第3页)

“说得太虚了……太虚了。”

崔小明听的忍不住不停的摇头,他心中的某一部分,在顾为经刚刚说到烟与火的区别的时候,被微微的触动了一下。他并非庸人。

南法或者纽约曼哈顿区艺术街外围上,人们随随便便能撞见一千位从事艺术行业自称自己是个画家的无名男人与落魄女郎,每个人都是一幅大艺术家的派头。而从统计学概率的角度出发,最终,在未来几十年里,他们中能把自己的作品摆进南法的那几家大美术馆,或者成功签约一条街外的高古轩画廊的成功人士,没准只有一位。

艺术评论家说,想要成为这样的人。艺术天赋,艺术资源,以及适当的运气,三者缺一不可。

而同时拥有这三者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本来也就千中选一。

崔小明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他像毕加索一样从小画画,像毕加索一样从小就被人关注,被人称赞,他的天赋毋庸置疑。

他也有着毕加索一样,身为本地知名职业画家的父亲和美术馆高级管理人员的艺术家母亲。(毕加索的父亲是画家和博物馆管理员)。这既是他天然的艺术资源,也是他天然的运气。

崔小明的父母也许远不如酒井胜子的老爸那样,是艺术领域论分量名列前茅,整个亚洲数的号的超重量级男人,比起毕加索的原生家庭来,只好不差。

所以。

他一直都坚定相信,没有任何理由的,他不能成为下一个吴冠中,他不能成为下一位毕加索。

甚至更好。

现在大概是一个艺术家待遇最好,社会地位最高的年代。

吴冠中家境清寒,十八岁还在靠着考第一名得到的助学金在那里啃着窝头读电气技工的专业,对方因为害怕去画了画,没有办法给家里带来足够收入而辗转。

崔小明十八岁的时候,已经收到了不止一家欧洲画廊的合同,甚至承诺他只要签字,就在两年之内,在柏林为他举办第一个个人画展。

他拒绝了。

对方不够好,这不是他能得到的最好的职业开端。

这几年来,收到合同越来越多,不乏有身为行业巨头、艺术市场的主要推手,那些金钱和资源一样都不缺的顶级大画廊按捺不住,而抛来橄榄枝。

长长的候选列表上,其中甚至包括了马仕画廊。

一份b类正式合同,五年合约,10万欧元的签字费。

十万欧元并非是崔小明得到的最高的报价,但那可是马仕画廊,这种正而八经的超级画廊愿意掏出十万欧元的支票,买下他五年时间,已经非常能说明问题了。多少四五十岁,五六十岁,在这个行业里干了一辈子的无名画家,一辈子所有卖出的作品价格加起来,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

当时连他母亲,身为行内人的雷奥妮都被对方的星探经纪人说动了,觉得这个合同很不错了。

竟然是崔小明自己又一次拒绝了。

有多少画家一辈子都盼望着能成为大画廊的一员,二十多岁的酒井一成在那里因为要被大田艺廊扫地出门了,哭唧唧的准备抱着炭盆选择狗带。二十许的崔小明却竟然主动拒绝了马仕画廊的正式合同。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田艺廊虽然有草间弥生这位女性艺术家身价里的历史第一。

但论画廊数量,论艺术底蕴,论收藏界的人脉,论行业的影响力,甚至是论资产规模,日薄西山的马仕画廊家底再怎么薄,这家曾开创了现代画廊产业先河的家族画廊,依然还是能稳压大田艺廊一头的。

母亲转达星探经纪人的话,只要崔小明发展的好,只要马仕三仕足够看重他,那么在五年以后,再谈下一份合同的时候。

崔小明甚至可以借助这块跳板,谋求一下在真正的顶级美术馆开一场个人画展的机会。

这可是那些身价百万的一线大师才能拥有的待遇。

它打动了崔小明的父母,但还是没能打动崔小明本人。

马仕画廊已然真的够好了,可对崔小明来说,这依然不是他所得到的最好的职业开端。

顶级美术展的个人画展固然是最为美好的人生畅想,五年十年的时间虽然不算长,却变数太多。

成功画家的一生如走海化蛟。

金钱便是四周的水流。

从雪山上的一注溪水做为起点,一路冲去,春雨冬雨,四季奔流,积累越多,气势越后。有可能就这么一鼓作气的直冲入海,从此腾云驾雾,行云布雨。有可能撞在某处拦河坝上,打几个圈头破血流。

再不巧一些,那么七拐八拐,东绕西绕,绕到了某条干涸的河道上,乃至一头栽入一汪小鱼塘里。

空耗了半生的光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