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速度很慢,过了好几分钟,只变淡了一点点,她等得有些焦急,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这时,她察觉到有人在摇晃她的身体。
“使君,不,方伯、方伯,您快醒醒、醒醒。”
万穗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睁开了眼睛,就在她彻底清醒之前,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耳旁道:“三日之后,迷雾散尽,可前来一观。”
万穗睁开眼,看到黄师爷和曾凡、张荣关切担忧的脸。
“太好了,方伯醒了。”三人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方伯?”万穗揉了揉太阳穴,“你们在叫谁?”
“当然是您啊。”黄师爷笑道,“您已经升任了州牧,已经可以称为方伯了。”
万穗想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方伯不是姓方的伯伯,而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称呼。
从甲骨文中的记载来看,殷商时期称呼各个诸侯国为“方”,譬如大名鼎鼎的“鬼方”,而这些诸侯国的国主,便称为“伯”,连起来就是“方伯”。
从近几年破译的甲骨文来看,鬼方和殷商并不是世仇,鬼方的方伯还是对武丁忠心耿耿的臣子。
到了周代,《礼记·王制》中记载:千里之外设方伯,就是诸侯中的领袖,一方之长,后来泛称地方长官。
在汉代,州牧可以称之为方伯,在唐代,采访使、观察使可以称之为方伯。
“我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她疑惑地问。
“方伯,您刚才穿上文官制服之后就突然晕了过去。”曾凡担忧地说,“莫非这制服有什么问题?您要不还是先换下来,看看情况再穿?”
“无妨。”万穗摆手,“我并无大碍,或许是最近太劳累的缘故。”
她叫来亲兵把那套武官制服收起,黄师爷等人见她没有大碍,都露出了喜色,来祝贺她高升。
黄师爷等人的官职虽然是她做刺史的时候所封,但都是一州之官员,因此她升为州牧后不需要重新封,继续官任原职。
虽然不用升官,但犒赏却是要分发的,她便让黄师爷开了府库,按照级别赏赐了府中众人,曾凡此次立下功劳,又特意给了他一些多余的犒赏,还将换下来的那把佩剑赏赐给了他。
曾凡从她手中接过佩剑时,满脸的激动,眼中隐隐间似乎还有几点泪光。
在古代,贴身佩剑是有特殊含义的,上官将贴身佩剑赐给下属,是对下属的重视和信任,表示这是我最信赖和看重之人,是我的心腹,对于下属来说是莫大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