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穿在1977 > 第768章 必须截胡(第2页)

第768章 必须截胡(第2页)

不过他还没死心,很快就找了个冤大头,那就是当时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船王包船王。

正好当时因为全球航运业务开始进入衰退期,包船王有洗脚上岸的心思,李某某便找上门去,巧言献计,说服老包收购九龙仓。

当时李某某只不过是一家市值7亿港币公司的小老板,根本不被汇丰放在眼里,而包船王却是汇丰的大客户,甚至是董事之一。

汇丰不可能坐视李某收购九龙仓,却乐意看见包船王将九龙仓收入囊中,同时还能改善九龙仓的股价,从而提振汇丰的盈利水平。

没别的,因为汇丰也是九龙仓的大股东,甚至持有的股份比怡和集团还高。

于是在包船王心动之后,李某便将手里的股票全部转让给包船王,不仅顺利脱身,还狂赚6000万港币。

包船王拿到李某手里的股份,便开始默默收购九龙仓,将其股价从30多港币,推高到80多港币。

接着便是与怡和集团爆发的收购战。

最终以老包开出每股105港币的天价、抢先收购到49%的份额而惨胜。

在这一过程中,九龙仓股价从每股13港币左右,飙升到80多元,最后老包与怡和开展竞价收购,股价高达100块。

若是炒孖展(杠杆),足以让一个小有身家的人暴富。

而最早的主角李某某,也是因为这一神奇的操盘,入了沈弼的法眼,被强行喂食,以7亿港币身家,强行吞下了市值60多亿港币的和记黄埔。

他收购的股票是汇丰银行转让的,收购股票的资金是汇丰银行借给他的,甚至还允许分期付款。

再加上之前卖股票给包船王,狂赚的6000万港币,反倒成了九龙仓收购战中最大的赢家。

陈凡揉了揉眉心,想着和记黄埔的收购案几乎没有插手的机会,那九龙仓呢?

这时候股价已经到了高位,很快就会爆发老包同怡和的收购与反收购,貌似同样没有他插手的机会。

他默默仰头看着天板,心里在反思,若是刚穿过来的时候,就带着技能板跑路香港,先通过写小说赚钱,然后收购九龙仓、再吞下和记黄埔,抢断李某的机缘,现在已经身家几百亿了吧?

江湖人称陈超人?!

过了半晌,他咂了咂嘴,也没事,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有几百亿,但是带着卢家湾致富了啊,还在西南战场上救了好几百人,多好。

尤其是看看身边的两姐妹,陈凡笑得格外开心。

这俩宝贝比那些明星还好看,又乖巧,多少钱都换不回来,所以咱也不亏。

看见陈凡的目光,两姐妹都忍不住红着脸轻轻低头、掩盖住眼中的柔情,生怕被表姐看出什么破绽来。

陈凡转过脸,心里直嘀咕,迟早要把某人的机缘抢几个过来。

86年32亿港元收购加拿大赫斯基能源52%股权、94年80亿港币收购英国rabbit通讯,这两笔交易就不错。

貌似还有香港电灯、香港牛奶……

必须截胡!

陈凡咂摸几下嘴,不过怎么都是香港的?

难道自己要在香港布局?

周亚丽见他半天不说话,忍不住问道,“喂,想好了没有?”

陈凡回过神来,沉吟两秒,说道,“这样,你把这笔资金想办法转移到香港。”

没等他说完,周亚丽就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转移到香港?你要在香港投资?”

按照原来的计划,香港只不过是一个“中转地”,公司的重心依然在美国,只不过利用香港国际港的身份,以及身处国门的地理位置,作为进入内地的跳板。

现在老弟却说要将资金都转移到香港,……如果她刚才的估算没错,那可是两亿多美元!

香港有什么项目能承接这么多钱投资的?

地产?

别闹,那是英资的自留地,连“沙皇”都只能小打小闹,直到九龙仓收购战结束之后,才会被打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