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1607章(第1页)

第1607章(第1页)

第1607章

这次,真的已经做好准备了。

洪武十四年,九月十八日,乃是大明皇帝朱元璋的生辰。

这一年,朱元璋五十三岁。

这位破碗开局,奄有四海的无双帝王,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尽管依然精力旺盛,但终于可以在脸上看到一丝不同于壮年时期的微微老态。

“。。。。。。唔,刘爱卿,你继续说。”朱元璋从书案上卷帙浩繁的奏折中抬起头,瞥了一眼礼部尚书刘章,示意他继续汇报。

“是,陛下。”刘章闻言躬了躬身子,小心地低声说道:“此次生辰朝贡,所有的礼仪准备,已经全部完成,尤其是来自海外的各国使臣朝拜,更是再三推敲,确保可以万无一失。。。。。。”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看着也已经不复当年风华的刘章,脑子里还是他刚刚就任礼部尚书的模样,那叫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倘若不是秦枫支持,这个位子或许也落不到他的头上。

朝贡。

麻烦!

其实若是按朱元璋的意思,早就不喜欢搞这种挺无聊的万国来朝了。

一方面,那些被吓破胆的东南亚国家,能拿出来的好东西早就拿出来了,近年来朝贡的贡品,品种越来越单调,内容也越来越匮乏。

倒不是他们竟敢怠慢宗主国,实在是已经掏无可掏,那些刚开始还觉得新鲜的当地土特产,年年都送,送得多了之后,也就没了新鲜劲儿,根本不放在地大物博的大明眼中了。

相反,倒是大明这些年来,跟那些周边小国开放通商之后,将无数的先进技术,丰富商品,传递过去,今年数年的光景,朝鲜国、暹罗国这些地方,都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发展。

或许一开始,他们还以臣服为羞耻,至少是觉得脸面上挂不住,但看到了安南国的下场,还有之前倭国的下场,谁也不敢再冒犯大明天威。

但后来,他们已经彻底被大明的先进文化所征服,心甘情愿作为藩属国,紧紧抱住大明这条大粗腿,再也没有任何微词。

另一方面,朱元璋的身体的确是不如前些年,这种朝贡的仪式,关乎国体,他又不能太过马虎,一整套流程下来,相当腻歪而且无聊,实在懒得搞。

但这次不一样。

这次要搞朝贡的,正是那位隐居在淳化县的大明国师,秦枫。

威慑?

仪式感?

未来的方向?

朱元璋想到心声里听到的那些零零碎碎,对秦枫心中的那幅广阔蓝图,自然是认可的。

于是,在大明皇帝的旨意下,洪武十四年的这场不同寻常的生辰朝贡,缓缓拉开帷幕。

这一日,正是九月十八。

清晨,应天府的紫禁城中,晨钟清澈敲响,清扬悠远,仿佛惊开了秦淮河上的薄雾重重,也让所有听到钟声的人,心中凛然,连忙各司其职,谁也不敢乱了这场筹备已久的国之大典。

紫禁城,九重宫阙,依次亮起鎏金灯火,庄严肃穆的气氛,在宫殿内缓缓流淌,令不远万里,隔山跨海来到此地的数十个国家的使臣们,心中泛起神圣肃穆,不敢抬头,按照早就学会的大明宫廷礼仪,规规矩矩地垂首而立,等待那位无上帝王驾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