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过去,果如李沁所料,大臣们要是不同意他那些“离经叛道”的想法,他就摆烂,上朝?哼,想都别想!
丽政殿内,奏折堆积如山,都快把屋子给填满了。李沁眼珠子一转,大手一挥,让太监把这些奏折一股脑儿搬到御膳房当柴火烧了。
那太监吓得腿都软了,哆哆嗦嗦地问:“殿下,这……这能行吗?”李沁一仰头,满不在乎地说:“有啥不行的,留着也是占地方,还不如发挥点余热。”
再看那些世家官员,之前被李沁得罪得够呛,这会儿纷纷称病罢工,窝在家里“养病”,整个大唐的中枢运作一下子就陷入了瘫痪状态。
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国公大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朝堂上团团乱转。想去把李沁拖出来处理国事吧,他倒好,一瞅见大臣们靠近,撒腿就往后宫跑,把“外臣不得擅入后宫”的规矩拿捏得死死的,气得大臣们直跺脚。
李沁心里门儿清,自家那便宜老爹哪是什么身体不适,分明是偷偷带着母后跑去金陵度假了,他心里这个气啊,索性在皇宫里更加“放飞自我”,打定主意要折腾出个新天地。
这日,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们聚在一块儿开会,个个愁眉苦脸。为啥?陛下的回信到了。
房玄龄哆哆嗦嗦地打开信,一看内容,脸色瞬间变得漆黑,跟锅底似的。只见信上写道:“搞!让他搞!朕还就不信了,这小子还能将朝堂给翻了天不成,只要不祸害到百姓头上,随便他折腾,等他尝试失败了,朕再回来给他擦屁股。”
其他国公大臣瞧房玄龄面色不对,纷纷凑上前观看,看完后,一个个全都叹气摇头。
魏征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神情,嘴里嘟囔着:“这信真是陛下的手笔?莫不是有人假冒?”他仔仔细细端详那字体,确认无误后,才闭了嘴。
事已至此,大臣们也只能接受现实,心想着大不了就当陪楚王寻开心,好在有他们这些“老江湖”在,就算改革出了乱子,多少还能稳住局面。
这边李沁得知陛下同意的消息后,乐得嘴都咧到耳根子了,在殿内又是蹦又是跳,一旁照顾他的宫女太监们都傻眼了,还以为楚王得了失心疯,差点就要去请御医。
于是,消失了一阵子的李沁,瞅见朝臣“妥协”了,立马雄赳赳气昂昂地再次出现在大臣们面前,准备大干一场,好让自己往后的日子过得舒坦。
他先是大笔一挥,冲着朝廷财政部,也就是原先的户部下令:“去,到大唐银行贷一个亿大唐币来。”
负责财政部的戴胄一听,吓得差点直接昏死过去,双腿一软,扶住桌子才勉强站稳,哆哆嗦嗦地说:“殿下,一个亿啊,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沁眼睛一瞪,又使出他的“撒手锏”:“怎么,你想违抗命令?要是不贷,我可就撂挑子不管了,到时候大唐乱成一锅粥,你担得起这责任?”戴胄被逼无奈,只得战战兢兢地去办贷款。
钱贷下来后,李沁第一件事就是大兴土木,重修长安和皇宫。虽说一个亿听起来挺吓人,但真要用于这么浩大的工程,那还远远不够。不过李沁可没打算全用贷款,他心里自有盘算,不愁没人买单。
没几日,大唐宣传部就对外发布了一则声明:“即日起,长安城将开启美丽长安工程,望百姓们多多配合,具体事宜详见大唐周报。”
这周报刚一发售,百姓们就跟疯抢宝贝似的,人手一份。大家瞧着周报里描绘的长安整改、修缮蓝图,个个满心期待,街头巷尾都在热议。
商人们的眼睛也贼亮,他们发现周报里不仅介绍了大唐如今全新的官员体系划分,还有个叫商业部的部门发了篇对外招标信息。
大致意思是,为打造美丽长安,共建美好大唐,修缮后的长安城要铺设水泥路面,工程向外招标,而且神奇的是,这招标钱款不是朝廷给商人,而是商人给朝廷。为啥呢?
因为商人竞拍下来的路段,日后就以该商人的商铺名称命名,这可是一辈子的免费广告啊!并且这还只是第一期招标,后续还有商业楼、住宅楼等诸多项目,都按这模式来。
商业部部长李孝恭接到李沁的命令后,心里直犯嘀咕,觉得这事儿太不靠谱,本打算私下找几个同僚,让自家商人偷偷竞标,免得楚王下不来台。在他看来,这种出力出钱还没啥好处的事儿,只有傻子才肯干。
可谁能想到,周报一经发酵,他家那原本用作商业部办公的长安府邸,门槛都快被各地涌来的商人踏破了。
登记商人信息的时候,李孝恭全程目瞪口呆,像个木雕似的傻站在那儿,插不上手。更让他惊掉下巴的是,李沁给他派来几个年轻人,说是来自金陵希望学校的在校学生,来这儿实习。
就见这几个年轻人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商人登记、划分规划路段招标方案等事宜,那熟练劲儿,让李孝恭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多余的人。
戴胄经历贷款风波后,本以为自己心智够坚定了,可轮到他处理繁杂多样的钱款划拨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绝望。
正当他对着一堆账目抓耳挠腮的时候,李沁又派了几个年轻人来帮忙。好家伙,只见这几个年轻人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些让戴胄束手无策的钱款划拨安排得明明白白,他们用的记数法又快又准,看得戴胄怀疑人生,心里直叹后生可畏。
长孙无忌也被委以重任,分到了司法部,专门负责修订律法。他一开始还挺自信,觉得凭自己的本事,这活儿不在话下,毕竟他可是当朝官员里的“头号智囊”。
可当他把修订好的律法交给李沁过目后,李沁啥也没说,直接扔给他一堆稀奇古怪的案例,问得长孙无忌心里直发虚,不禁怀疑自己精心修订的律法到底管不管用。
李沁见状,招来几个年轻人协助长孙无忌。这几个年轻人看着年纪轻轻,思考问题却别具一格,面对各种典型案例,都能精准地设立一条律法,力求做到律法的公平公正。
长孙无忌瞧在眼里,心里那叫一个挫败,多年的自信都快被这几个毛头小子给击垮了。
与这些大臣们的“郁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程咬金,他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李沁把他分到了公安部,掌管各地治安问题,还兼任长安公安局局长一职。
原先的长安府衙如今已改头换面,换上了气派的“长安公安局”招牌。
程咬金站在崭新的办公室里,笑得合不拢嘴,满心欢喜地打量着四周。为了照顾他识字不多的毛病,李沁还给他配了个助理,同样是从金陵希望学校出来的。
为啥说这是程咬金的高光时刻呢?自从他上任后,每次巡街,百姓们一瞅见他,都吓得不敢与他对视,就怕被他抓进局子里“喝茶”。
有一回,程咬金耐不住性子,非要跟着手下一起巡街。走着走着,瞧见一个眼神躲闪的人,他大手一挥,喝道:“给我拿下!”
手下人一拥而上,把那人抓进局子里一审问,嘿,居然是个江洋大盗!程咬金这一下可出了大名,走在街上,腰杆挺得更直了,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