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大杂院小可怜看到弹幕后 > 2030(第3页)

2030(第3页)

大院里有人去厂子告诉二大爷家里的事情,希望二大爷能尽早回家,结果二大爷说今晚厂里有急事,怕是不能回家了。

第二天,程织再次听到大家说,二大妈又病了。

二大爷一整夜没回来,二大妈身体没力气,想要让人通知女儿,让女儿请假回来照顾她。

但是王文语胎像不好,医生叮嘱说要卧床静养,所以没办法回娘家。

一时间王家就只有二大妈和王文承两个人。

一大妈不放心,想着留心照顾,但二大妈却很固执,不想让一大妈来自己家里。

只能时刻注意着二大妈家里的动静。

因此等程织再次回家的时候,就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二大妈再次住院。

二大妈不要一大妈留下来照顾,家里只有王文承和二大妈两个人。

二大妈昏昏沉沉,没有力气,想要喝点水。

王文承十分乖顺地给二大妈倒水,但并没有倒在常用的大茶缸子里。

而是将水倒进了家里平常起夜的尿盆里,用尿盆给二大妈喂水喝。

二大妈认出那是尿盆之后,再一次晕了。

二大妈送到医院后,就有人去厂子通知二大爷,可是二大爷再一次用工作忙的借口打发对方。

程织听得直皱眉头,第二天上班时,程织和史主任说了几句后,就拿上自己准备的资料前往食品厂工会。

程织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记仇的人,当初给自己下药是王家一家子的手笔,可是直到现在二大爷竟然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程织当然也一直记着这笔账。

第22章

程织这次来食品厂是有正事儿要做的,临近学校的毕业时间,为了动员更多的知识青年下乡,每年知青办在活动之前,都会先举办每年的忆苦思甜会。

居委会和工厂要协同合作,将这次的忆苦思甜会安排下去。

程织不是第一次负责这个事情,流程都是熟悉的,工会的人也同程织很熟悉。

程织去的时候还带了喜糖。

“你这婚还真是说结就结,动作也太快了。”和程织对接的工会干事,比程织年纪大了两岁,去年也刚刚结婚。

“都是缘分嘛。”程织将自己带来的资料放在桌子上,同对方寒暄,“这段时间厂里是很忙吗?”

“没有吧?厂里刚结束一个大订单,这段时间又没有什么节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工会干事一边拿出自己这边的资料名单,一边随口回应着程织的话。

“你怎么会觉得很忙啊?你们居委会最近有活动,找不到人?”

“不是,不是,就是我邻居,他是咱们厂里的车间副主任,忙的一晚上没回家,媳妇住院了都不知道,说是车间有紧急任务,没办法照顾家里。”

“说起我那个邻居,最近也是运气不好,三天两头就病,她这个还要强,不想让人知道,昨天要不是大院的人一直注意着,晕过去都不知道。”

谈话间,程织无意间将王家的情况都带了出来。

夫妻两个都是厂里的职工,儿子早些年发烧烧傻了,本来有个女儿时不时回家帮趁,结果女儿这一胎胎像不稳,根本不能回家,家里乱七八糟的,还经常生病。

工会干事在厂里工作了几年,每年都要重新核对厂职工的名单,再加上二大爷在厂里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工会干事很快就对应出是谁。

两人本就是闲聊扯出的二大爷,很快将话题转移到工作上。

两人手上都有一份名单,都是能上忆苦思甜会讲故事的人,每年的人选不会重复,并且要和这些人提前沟通。

程织将今年居委会暂定的名单拿出来,“这次的时间应该不会很长,暂定就是居委会这边出三个人,你先看看,有不合适咱们再沟通。”

“这个人能行吗?”工会干事指着其中一个人名,有些迟疑。

刘文全,是个瘸了腿,还聋了一只耳朵的孤寡老头,和程织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之前是杨青衡的邻居。

这个刘文全一个人生活,早些年妻子去世之后,就变得十分孤僻,对谁都爱答不理,甚至一度想过要自杀。

后来在路上捡了个半大的孩子,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居委会为了让刘文全安心活着养孩子,给刘文全安排了一个在公园附近修车的活儿。

刘老头磕磕绊绊把孩子养大,然后好不容易等孩子出息了,转身把孩子赶出家门,又开始一个人生活。

程织身为刘文全的邻居,曾经也听家里人说过刘文全过去的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