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穿成康熙怎么破[清穿] > 4050(第4页)

4050(第4页)

林叶有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危机感,尽管他告诉自己一千遍一万遍,他所处的世界不过是一本书里的世界,但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人却是真是存在的。

他希望自己能改变这个世界,让历史不再重演。

李光地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林叶道:“晋卿觉得梅文鼎能够担此重任吗?”

李光地笑道:“臣之前听家弟鼎征说,梅文鼎于算学一道见解颇深。皇上之前开恩科想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于是臣去信家弟,让他劝说梅文鼎入京参加恩科,没想到此人居然真的被皇上看中了。”

林叶之前一直奇怪梅文鼎这种大佬为什么会来参加恩科,原来这里面还有李光地的作用。

李光地继续道:“若是只论算学,梅文鼎自然是个中翘楚,但皇上若是还想要建立其他科目,恐怕还需要另外找些人才才是。”

林叶叹气道:“恩科的结果,想必晋卿也知道了。若非人才难得,朕又怎么会如此苦恼?”

李光地道:“皇上恐怕忘了一个人。”

林叶奇怪道:“是谁?”能用的人早就被他扒拉出来了,他还遗漏了哪位大佬吗?

李光地道:“原钦天监南怀仁。”

林叶下意识皱起眉,他不喜欢南怀仁。

给评论的小可爱们发红包呀。

临近期末,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和大家再请一个长假,等到寒假1月25号再恢复稳定更新,真的非常非常对不起大家。

我原本以为考级结束之后就有时间了,没想到之后还有见习报告、调查设计、综述,期末考试之后还有短学期,实在是没有办法兼顾码字,总之就是非常抱歉。

我发誓,寒假1月25日开始绝对绝对准时恢复日更,不会坑的。

(下一本一定要全文存稿,呜呜呜)

第43章

女儿

林叶不喜欢甚至是讨厌南怀仁是有理由的。

南怀仁是康熙帝的科学启蒙老师,对康熙自身的影响巨大,野史里甚至说康熙将南怀仁尊为父亲一般对待,玄烨这个名字也是南怀仁为康熙帝取的。现代很多营销号都喜欢夸大南怀仁在康熙朝的贡献,甚至传言说如果南怀仁能多活几年,也许清朝的命运就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且不说这些流传下来的真真假假的消息是不是真的,但单单从南怀仁在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从中作梗出卖消息,让传教士徐日升和张诚从中捣乱,就足够林叶不喜欢他了。

以上当然也只是野史秘闻,但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康熙放开了传教士在华传教的限制,从只允许在北京一地传教到全国自由传教却也是不变的事实。

所以尽管任命在京的传教士比用恩科筛选有用的人才要快得多,林叶还是下意识忽略了那群传教士,他对这些人是发自心内的不信任。这些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虔诚又最疯狂的人,一旦让他们在这个国家蔓延开来,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结局。

林叶看着眼前的李光地,作为一个聪明人,李光地应该已经看出他在逐渐疏远忽略那群传教者了,为什么还要在这个节骨眼上重新提起这件事呢?

林叶敲了敲手指,淡淡道:“南怀仁年纪大了,朕已经打算让他颐养天年,又何必拉他出来劳苦劳心?”

李光地拱了拱手,笑言道:“那皇上可知近几日京中出的新鲜事?”

林叶愣了愣,不知道李光地为什么突然转移了话题,话说这些大臣对皇帝说话也要转这么多个弯的吗?他常年待在宫中,除了上次陪两个小姑娘出去逛了一圈就一直在处理政务,哪有功夫关注京中的传闻?

林叶道:“最近京中有什么新鲜事?”

李光地笑道:“近日城西又新建了一座教堂,听说有不少百姓前去围观呢。皇上,臣听说城西一带的不少百姓都开始信奉上帝不再念阿弥陀佛了。”

林叶心里低低地骂了一句艹,作为红旗下长大的无神论者,他自然是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敬而远之,也尊重其他人的信仰自由。但这是古代啊,百姓充满愚昧、迷信和无知,他们又有什么能力去分辨这些东西的好坏呢?一个搞不好,又会出现白莲邪教霍乱朝纲。

还不如把这些传教士集中起来开办科学院,在儒家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儒生们总不会那么轻易地被传教士蛊惑吧,林叶有些不确定地想。

他看着眼前一直笑眯眯的李光地,这个老狐狸就是想要提醒他这件事吗?

“那晋卿觉得该如何是好?”他才是上司好吗,出主意的事情就该让下属来办。

李光地道:“微臣觉得,既然皇上要国子监分院,不若让南怀仁等人前来帮忙,也好过他们在京中妖言惑众。”

林叶见李光地用妖言惑众来形容这些传教士,看来他是真的不喜欢他们了。不过这样也好,不管这些传教士是在哪里惹到了李光地,至少林叶不用担心李光地被他们蛊惑了。他建议道:“除了建立国子监分院,不如再让国子监和分院联合办报,分院撰稿,主院审稿,以普及农学、医学、科学知识为主,开启民智。”

李光地拱手应是:“那皇上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林叶看着眼前的李光地,谁找的麻烦谁解决:“分院以南怀仁为正院,梅文鼎为副院,两人协同合作。至于分院筹备建造事宜,就交给晋卿吧。”

李光地嘴角微抽,默默道:“是,皇上。”

林叶看着李光地疲惫的背影,也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把这么多活都派给李光地,于是干脆吩咐梁九功:“你追上去和晋卿说,若是觉得事情多,只管多举荐些人来干活就是,不必事事都抗在自己身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