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勇组长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汹涌澎湃的洪水一样,在他的脑海里怒吼着咆哮,时时刻刻地不停地折磨着他。但毛勇组长以坚强地心智冷静地对待着一切,绝对不会再象以前那样“年轻气盛”了。
毛勇组长现在还是一个人过,他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他知道他的前妻再婚已二年多了,他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她幸福。他们虽说都知道彼此的电话,但他们再也没有联系过。他们都是心高气傲的人,也都是素质较高的人。好合好散嘛,没有必要搞得风风雨雨轰轰烈烈的。
想到儿子,毛勇情不自禁地拿起电话,他知道儿子课程已全部学完,刚刚实习回来,现正在准备毕业论文。“毛原啊,你现在做什么哟?”
毛勇组长调整了一下心情,尽量以温和的语气问道。
在儿子面前,毛勇感觉非常愧疚。他第一次交流出去时,他儿子十一岁,小学五年级。他第二次交流结束回江南局时,他儿子十八岁多,已提前结束中学生活,进入一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由于在儿子性格成型的最关键时刻,毛勇不在儿子身边,他的家庭更是破裂。这对他们二夫妻来说还无所谓,但对儿子的影响却无法形容。不但有学习上的影响,还有性格上的影响。这一切都无法挽回,都成了毛勇组长心里永远的痛。
“爸爸,我在网上查资料。”
毛勇组长的儿子非常简单地回答道。也许是前几年缺少父爱,最近几年缺少母爱,他的性格比较内向,特别是在毛勇组长这个严父面前,他从不主动说话,一般是问什么答什么。
毛勇组长心里叹了一口气,关心式地问了一下儿子的其他情况后就挂掉了电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知道与儿子的关系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只能慢慢来,只能用心来,争取早日走进儿子的心里。
儿子的成长与学习自己没有关照好,家庭也因为自己长期在外而破裂,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儿子的个性与为人。现在儿子马上就要结束学业走向社会了,自己应该在这个事情上好好关心他。
想到这里,毛勇组长心里暗暗对自己说道:“儿子,你就放心吧,这次工作上的事情,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你找到一个让你满意的工作,就算是我这个不称职的父亲对你的一次补偿吧。”
第一百七十八章配萧萧易水
只是毛勇组长心里非常清楚,仅凭他儿子一个职业技术学校的“高材生”,想要在当今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毫无疑问一件白日做美梦的事情。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就业、就学、就医、购房,这是当今社会最艰难的四件大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超过了大诗人白居易所说的“难于上青天”。
但这也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四件大事情。任何家庭,任何个人,只要是想正常工作生活着,就离不开这四件大事情。
就是如毛勇组长,这个堂堂正正的机关副厅局级领导干部,面对这个问题时,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气。
毛勇组长清楚,从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现在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第二条路是参加事业人员考试,第三条路就是去企业应聘。
对于这三条不同的路,哪条路管理最严格,哪条路有文章可做,哪条路最适合儿子努力,毛勇组长当然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一条路,这是最规范的考试。不管是全国的统考还是地方的考试,他的儿子都没有任何可能成功。这不仅只是儿子文凭的含金量问题,还有他儿子的考试能力问题。
而且,越是规范的考试,能够做文章的可能性越小。不管是地方公务员考试,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管理都非常严格,想做文章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更重要的是,公务员考试违纪处分非常严厉,直接涉及到政治前途与饭碗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国考这个香喷喷的肉馍馍面前,违纪受处分的情况几乎没有的根本原因。
显然,这第一条路不适合儿子走。第三条路也不适合儿子。现在的企业基本上不景气,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不要说儿子不愿意,就是毛勇组长自己也不忍心,让儿子时时面临失去饭碗的危险。
知子莫若父,虽说这几年毛勇没有与儿子生活在一起,对他的学习生活接触不多,更谈不上什么心灵沟通问题,但在这些问题上,他不用脑袋都想得到。
最适合儿子走的是第二条路,也就是参加事业编制人员考试。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机关,都有事业编制人员。
这样设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设置大有文章可做,让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大做文章。
君不见在机关事业单位里,那些新进人员背后都隐藏着一棵棵大树;那些有权有势的领导们,他们的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甚至一些小三小四大都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这并不是那小数人聪明些,而另外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有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的老祖宗很久以前,就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进行了高度概括,从这里不难看出我们民族的优秀。
毛勇组长知道,在正常情况下,作为排在第二位的江南正气管理局党组成员,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他,想要解决自己亲身儿子的工作问题,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毛勇组长心里更加明白,凭他与党组书记赵一局长的关系,他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变得复杂起来了。
他们迫于压力,虽说彼此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表面上矛盾缓和了关系正常了,但毛勇组长心里清楚,不要说赵一局长没有放下,就是他自己也没有放下。